桃红又是一年春。眼下,正是秦勇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随着石首市桃花山景区人气攀升,他经营的新园农庄生意愈发红火。
”昨天接到了华容、监利等地游客的5桌订单,预计还有不少散客。”
天未亮透,秦勇便起身准备食材,等农庄的事情料理完后,又匆匆赶去上班。
新园农庄是典型的夫妻店,丈夫秦勇是一名村干部,在工作之余,负责接单、食材采购。妻子邹淑芬既是老板,也是厨师,每天守在厨房里,一劳作便是好几个小时,一手烧菜手艺,赢得了不少回头客。
“现在累是累点,但日子有奔头。”对于如今忙碌而充实的生活,夫妻俩十分满足。
秦勇今年46岁,是土生土长的桃花山镇李花山村人,因家境贫寒,高中还未毕业,他便早早辍学南下打拼。往后的十多年里,他到过广州、福州、宁波等地,做过销售,卖过家具。“收入只能勉强维持温饱。”秦勇说,在外四处漂泊,最缺乏的就是归属感。
2013年,秦勇返乡之初,没有一技之长,生存成为了摆在他面前最大的难题。在妻子的建议下,秦勇将自家的祖屋改造,经营起了农庄。
桃花山风景秀美,气候怡人,是湘鄂边传统旅游目的地。然而在当时,受限于游玩项目少,旅游配套匮乏,游客大多“只游不留”,守着青山绿水“饿肚子”成为了当地的真实写照。秦勇的农庄也不景气。
“一年只有2、3万元收入,日常开支都难以维持。”
秦勇说,创业的前几年,生意一直没有起色。2018年,秦勇通过了村(社区)后备干部考试,成为一名村干部,身上的负担稍稍减轻。但上有老人要赡养,下面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女儿,一家人的日子依然过得拮据。“我吃过‘穷’的苦,不能让孩子再吃一遍。”秦勇说,经营好农庄是他当时最迫切的愿望。
这之后,即便生意冷清,秦勇仍把农庄打理得井井有条。门前茂林修竹,院内柑树、桃树、葡萄藤蔓将小院点缀得格外别致。农庄旁边种满了桃树和李树,暖春时节,桃李争芳斗艳,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乡村油画。
2021年,湖北文旅集团投资10.7亿元打造的桃源小镇落户石首桃花山鹿角峰下,开发建设“一峰三里二十四景”;2024年,鹿角峰引入幸福之手、玻璃栈桥、旱水滑道等多个游玩项目,桃花山文旅产业逐步起势,景区单日最高接待游客突破2万人次。
旅游的东风既吹到了桃花山,也吹向了秦勇的农庄。游人多了,去他那里吃饭的食客络绎不绝,行情好时,一天要接待近300人,土鸡、春笋等桃花山特色美食供不应求。生意兴旺,也让秦勇的生活富足起来,从2021年起,除去生活开支,他每年能存下10多万元。
“现在,附近的人都羡慕我们。”秦勇说,随着旅游业发展,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赚钱,仅李花山村便有21家农庄,血红桃、皱皮柑等土特产也能卖上一个好价钱。
如今,靠着经营农庄,秦勇一家人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趁着国家的补贴政策,今年下半年,秦勇还准备置换一辆新车。“希望桃花山越来越‘出圈’,让乡亲们都富起来。”说起现在的好日子,秦勇的脸上露出了质朴的笑容。(记者:陈卓;编辑:袁俊峰;责编:段植兰;审核:后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