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市开展芦苇恢复三年攻坚行动,使芦苇面积和产量得到了质的提升,面积由原来的8000亩迅速恢复到3万亩,产量从1900吨提升到1.6万吨,今年起,石首市将实施芦苇品质提升五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发展和壮大芦苇产业。
眼下,正值长江洲滩苇根移栽闲地补绿的大好时机,石首长江洲滩处处机声隆隆,一派繁忙的劳动景象。3月23日,在市洲滩管护中心河口管理所长江洲滩苇田里,多台机械驰骋田间翻整土地,数百名工人分布田间,忙着挖根、挑选、装袋、上车,准备将一车车刚刚挖出的优质芦苇根运往洲滩其他空闲地方,进行移栽种植。截至目前,已经移栽种植约2700亩。
据市洲滩管护中心党委委员李远东介绍,通过引导和调整种植结构、收回租赁土地等方式大力发展芦苇;推进芦苇收割、加工、转运一体化作业;严格落实洲滩资源的“网格化”管理;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交流合作,探索建立芦苇品种培育技术和病虫草害防治的标准化模式等,都是石首实施芦苇品质提升五年计划所要采取的措施。
近年来,石首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认识到保护与提升芦苇品质的重要性,采取“实施芦苇恢复三年攻坚行动”等一系列有力措施,全力保证了芦苇的品质和产量。2025年起,石首市将利用五年的时间,重点做好“实施低产苇田改造、因地制宜发展芦苇、科学育苇提升品质、加强合作推动产业发展”等几项工作,让广袤洲滩披上更美的“绿装”。不仅让优质芦苇成为长江洲滩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还让芦苇成为当地生态产业发展的强力支撑。(记者:郝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