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石首市久合垸乡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大力推广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团队研发的高油酸油菜,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功将高油酸油菜薹打造成为市场新宠,为当地油菜全产业链布局和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径。
绿油油的油菜郁郁葱葱、根根鲜嫩的菜薹生机勃勃。2月26日,久合垸乡下堰口村千亩高油酸油菜种植基地迎来了春节过后的第一波客商。江陵县永富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一行四人一早赶来这里查看高油酸油菜菜薹品质,与石首市禾能量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洽谈收购合作事宜。据介绍,与传统油菜相比,高油酸油菜薹不仅产量高、口感好,而且富含油酸,营养价值更高,深受市场青睐。基地雇请的民工们在地里仔细采摘符合标准的菜薹,将一筐筐新鲜菜薹搬运上车,双方也利用菜薹采摘的这段时间,达成了初步意向。
久合垸乡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是传统的油菜种植区。为不断提升油菜产业效益,去年,该乡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在原有传统油菜“一菜两用”的基础上,又引进了板蓝根油菜和高油酸油菜两项科技成果,目前,全乡油菜种植总面积已达22000亩,油菜菜薹畅销广州、湖南、上海等省市,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今年,久合垸乡将继续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持续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进一步完善高油酸油菜薹产业链,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助力乡村振兴。(记者:郝继华)